1000703星期日一大早還沒6點就起床.要坐0615的遊覽車.
是雅普爸爸參加的守望相助巡守隊辦的活動
共有2台遊覽車
雅普自己起來.雖然睡眼惺忪.還算有精神
來到嘉義東石的登船處.和去澎湖搭船的不同處.
天氣讚.碧海藍天.就是熱阿
猜猜我是誰
太遠了看不太清楚.近一點看.就是雅普啦
臭爸爸走在前面.也不會幫我和媽媽拍照一下.
美子媽媽常說相機在爸爸手上.只會拿著.也不會主動拍.
但大概是媽媽一直拍.也讓他們受不了吧
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現有之面積約100餘公頃,因形狀似傘得名,行政劃分上隸屬於雲林縣口湖鄉,洲上現僅有一對老夫婦為常住人口,有一座燈塔、一座竹高寮,早期是由濁水溪與北港溪的泥沙沖積而成,原有面積退潮時約有1000餘公頃,漲潮時尚約200餘公頃,南北長10餘公里,相傳清代時,外傘頂洲有幾十戶人家定居,且有一條大街;聽說在1960年代,外傘頂洲曾居住約千人,用茅草、竹子搭建的上百戶簡易房舍形成聚落,居民普遍仰賴捕魚、養蚵維生,自給自足的景象,就好像是與外界隔絕的海上島國。
外傘頂洲受到日據時代與戰後國民政府開始整治濁水溪,截斷北港溪等支流,主流改由西螺溪入海後,泥砂的堆積量開始銳減,又受到海浪與沿岸水流切割的影響及東北季風常年對沙塵的強力吹襲,所以外傘頂洲每年往西南方漂移約60至70公尺,由原來雲林縣口湖鄉漸漸的往嘉義縣的東石鄉外海移動,目前外傘頂洲最大的一塊已漂流至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4公里處,因此,外傘頂洲被稱為「流動的國土」或「逐漸消失的國土」。
沙洲上可見到各種水鳥嬉戲、覓食,多種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沿海生態旅遊逐漸發展,遊客包船到外傘頂洲,享受海上休閒的需求漸多;目前,東石漁港有觀光魚筏可前往外傘頂洲生態旅遊。
取自網路
導遊小姐說現在沒住人了.自從老公公往生後.老婆婆就回口湖住了
一眼望去都是海.坐到後來媽媽和雅普有些暈船.不舒服.要坐一小時.好久
看雅普都打哈欠了
暈船中的雅普.一臉苦笑
站在前面吹風.比較舒服些
只是..天阿................有裝孝維的感覺
到了外傘頂洲...在那.就是前面阿
只是現在是漲潮.根本看不到海灘
不知是不知退潮時間.還是因既訂的行程.還是要來.
但坐那麼久的船.又暈船.卻是這樣...............
船往回開.快到岸時.在船上用餐.有位廚娘.已經在船上煮好午餐.
美子媽媽吃便當.但暈船吃不下.先喝湯而已
在船上是很涼.沒想像的熱
上岸了.太陽遮不住阿
我們坐的小叮噹專車
我們搭的船.船上有卡拉ok.有乾淨廁所.算設備不錯
導遊小姐分香蕉給我們吃.雅普吃香蕉的方法.
中午去布袋魚市場逛.只是剛吃飽.又大中午.根本不想走動.我們去7-11逛逛就上車了
下一站來到北門遊客中心.內有抹香鯨的標本.
北門遊客中心是利用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倉庫整建而成,濱海管理處為活化當地傳統曬鹽產業、結合觀光遊憩需求,以及對地方產業歷史與藝術文化之重視,歷年來除於週邊進行鹽田復育外,特利用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的一部分,依原有型式整建為遊客中心。
綜觀北門遊客中心有許多規劃特色。其中,為回應北門鄉親對2005年12月29日擱淺於北門王爺港汕的抹香鯨情感,於歷經2年的建築工程與室內外裝修工程配合下,濱海管理處特為國立台灣博物館委託專業團隊製作完成的全台第2大、全世界第4大的「北門抹香鯨標本」,量身訂作了「海翁返北門」的展示空間,現場並有北門抹香鯨從擱淺至返北門展示的歷程影片。(取自網站)
外牆是北門素人畫家洪通的作品
雅普不拍.一直往前走.爸爸:那我給你拍
我們往外走.來到錢來也雜貨店(王子變青蛙).及鹽田體驗.下次給你看